你不知道的党史知识1
毛泽东:“虎气”和“猴气”并存
党史上的36位军事家
给我军送来10万发子弹的日本兵
日本女子叫聂荣臻元帅为父亲?
党史中容易宣传错误的地方
党史上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是谁?
毛泽东:“虎气”和“猴气”并存
毛泽东曾在总结自己是说道,自己是集“虎气”与“猴气”于一身。“虎气”,表现在他对于各种强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上,从战略上藐视敌人的豪迈风格上,也表现在他善于斗争、灵活机动的策略、战术上。
正是凭着这股“虎气”,毛泽东不畏死亡,敢于赴险。我们不讲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深入敌穴,与蒋介石谈判;
也不讲他率领一个警卫连和部分中央机关干部,牵着胡宗南十几万大军的鼻子游走于陕北山区,最后将胡匪歼灭之。因为这个时候的他,经过革命战争的磨炼,已成为一个胸中自有神兵百万的军事家、政治家。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国就纠集联合国军占领了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中国的鸭绿江边。美国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进攻朝鲜的最后目标是中国,就是企图扼杀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怎么办?中国国土上的战争硝烟还没散去,蒋介石留下的“烂摊子”百孔千疮、百废待兴,我们需要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之美国那时动辄就以核诈讹威胁别国,而且装备十分精良,中国参战能打赢这场战争吗?毛泽东力排众议,统一高层思想,风趣地说:“他有他的原子弹,我有我的手榴弹,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最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气焰,大灭了美国帝国主义的威风。
1965年美国又发动侵越战争,妄想以越南为跳板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又是毛泽东果断作出援越抗美的决定,先后派出15万军队赴越作战,最后将美帝国主义者赶出了越南。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公然武装入侵我国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毛泽东面对这个超级大国的入侵,没有惧怕,下令中国边防部队奋起自卫反击,捍卫了中国的神圣主权。
更是凭着这股“虎气”,毛泽东不媚权威,忠于真理。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就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反潮流精神。他领导秋收起义以后,发现敌我力量悬殊,立即停止执行湖南省委攻打长沙的指示,毅然决然向井冈山进军,开辟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斯大林是共产国际的最高领袖,他要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妥协,不要打过长江。毛泽东则号召中国人民解放军“宜将剩勇追穷寇”,“将革命进行到底”,硬是把国民党赶到台湾去了。
对于后来的新霸权主义者、我们曾经的“老大哥”、时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赫鲁晓夫对中国共产党施加的压力,毛泽东不屑一顾,对的就尊重他,错的就坚决反对,没有半点的含糊。据毛泽东的摄影师舒世俊后来回忆:“看到主席和赫鲁晓夫有说有笑的,都以为初步完成任务了。没过一会儿,赫鲁晓夫说了句什么,主席的脸马上变色,态度很强硬:‘我们不要教师爷,不要指挥棒!'赫鲁晓夫听完此话,也板着个脸。看到此情此景,我不敢再拍下去,赶紧出去了。”
对于毛泽东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虎气”,他的一生中,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壮举。在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这种“虎气”,也不可能有那么快就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壮举。
在毛泽东的性格里有“虎气”,也有“猴气”,巧妙地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