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第二部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是()。(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七届二中全会
B七届三中全会
C七届四中全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七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这次会议反映了党刚刚执掌全国政权时对慎重处理社会转变时期的社会矛盾保持了高度的清醒。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375页。
2.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在()签订。(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开城
B板门店
C汉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遭到空前的严重失败后,美国不得不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380页。
3.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祖国人民称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建设而团结奋斗。(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最可爱的人
B最可敬的人
C最英勇的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入朝作战三年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罗盛教等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志愿军被祖国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建设而团结奋斗。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380页。
4.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在中国大陆基本完成。(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土地改革
B经济改革
C社会改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由于党的政策和土改法令的正确贯彻实施,涉及2.9亿农业人口的新区土地改革进行得井然有序。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中国大陆基本完成。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384页。
5.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又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保存富农经济的做法,成为指导新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土地分配法》
B《土地改革法》
C《土地建设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草案)》。《土地改革法》总结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又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成为指导新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381页。
6.新中国成立之初,()是在敌我矛盾还很突出的特定条件下进行的一场尖锐的对敌斗争。(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土地改革
B镇压反革命
C清理阶级队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革命政权建立和巩固的阶段,镇压反革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敌我矛盾还很突出的特定条件下进行的一场尖锐的对敌斗争。属于民主改革范畴,与土地革命、抗美援朝并称为“三大运动”。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386页。
7.1950年5月1日颁布的(),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B《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C《中国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改革封建婚姻制度,是党推进民主改革和社会改造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很快着手改革旧的婚姻制度。1950年5月1日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389页。
8.建国初期,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中心,党还领导了包括社会改造在内的一系列民主改革,首先是()的民主改革。(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国营金融行业
B国营交通企业
C国营工矿企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中心,党还领导了包括社会改造在内的一系列民主改革,首先是国营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1951年11月,结合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工中央发出《关于清理厂矿交通等企业中的反革命分子和在这些企业中开展民主改革的指示》,要求各地发动和依靠工人群众,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工厂、矿山和交通等企业部门进行必要的民主改革。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388页。
9.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政治协商会议
B人民代表大会
C支部党员大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398-399页。
10.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民族工作
B宗教工作
C教育工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民族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党和人民政府为增强民族团结互助进行了大量工作。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01-402页。
11.1951年底至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调整方针是:“以培养()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国防建设
B工业建设
C农业建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1951年底至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调整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主要是将综合大学所属工科各院系合并为多科性工学院,新成立航空、钢铁、矿业、地质、石油、化工、林业等专门学院。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05页。
12.1951年3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推陈出新”,为繁荣我国文艺事业指明了方向。(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百花齐放
B不拘一格
C古为今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951年3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为繁荣我国文艺事业指明了方向。通过对旧文艺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的改革,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社会生活、投身于现实斗争,创造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05页。
13.建国初期,针对社会文化事业,党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服务”的基本方针。(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贫下中农
B无产阶级
C工农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社会文化事业,党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基本方针,大力倡导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有重点地发展人民的文学和戏剧、电影等各种文化事业。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05页。
14.1951年10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指出:“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的思想改造”。(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工农兵
B小市民
C知识分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951年10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指出:“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随即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推广到社会各界。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06—407页。
15.1951年底,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彻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贪污事件,着重打击大贪污犯。(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三反斗争
B五反斗争
C阶级斗争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复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指出进城两年多来,严重的贪污案件不断发生,决定开展“三反斗争”,彻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贪污事件,着重打击大贪污犯,对于中小贪污犯则采取教育改造不使重犯的方针。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08页。
16.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在全国一切城市,首先在大中城市,向着违法的()开展一场“五反”斗争。(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个体经营者
B资本家
C小手工业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952年1月26日,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在全国一切城市,首先在大中城市,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守法的私营工商业者及其他市民,向着违法的资本家开展一场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10页。
17.新中国国民经济的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是()的恢复。(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工业
B农业
C手工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农业的恢复是国民经济的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从1949年10月至1952年年底,三年来,国家用于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水利建设经费占全国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0%以上。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11页。
18.新中国工业的恢复,在地区的分布上,以恢复()为主,同时兼顾内地的工业。(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华北工业基地
B东北工业基地
C华东工业基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新中国工业的恢复,在地区的分布上,以恢复东北工业基地为主,按照中央的部署,东北各省率先恢复了工业生产,并开始初步的经济建设,所生产的机器设备和工业物资,支援了上海、天津等沿海工业的恢复。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13页。
19.通往“世界屋脊”的第一条公路是()。(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青藏公路
B康藏公路
C蒙藏公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工程部队在海拔近5000米的6座大雪山和悬崖深谷之间修筑康藏公路(今川藏公路),这是第一条通往“世界屋脊”的公路,堪称人间奇迹。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14页。
20.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不是等待长期准备之后再采取实际的社会主义步骤,而是现在就采取()的方针,从而积极又循序渐进地完成经济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制度。(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针对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针对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
C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党改变原来的设想,不是等待长期准备后再采取实际的社会主义步骤,而是现在就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积极又循序渐进地完成经济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制度。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18页。
21.1954年2月,党的()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中央政治局确认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七届三中全会
B七届四中全会
C七届五中全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953年6月15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中央政治局确认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17-418页。
22.1953年,党中央批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指的是()。(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农业合作化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科技现代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过渡时期总路线好比展翅高飞的大鸟,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它的主体,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为两翼。因此,总路线的内容简称为“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18页。
23.党在恢复经济的实践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形式,促成资本主义工商业向社会主义过渡。(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国家社会主义
B国家资本主义
C民族私营工商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党在党在恢复经济的实践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促成资本主义工商业向社会主义过渡。党在总结经验中肯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较健全的方针和办法”。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19页。
24.1952年12月,中共中央指出,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的发展。(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轻工业
B重工业
C交通运输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考虑到新中国几乎没有重工业,交通运输业极不发达,轻工业因能源、原材料的制约而一时开工不足,而且得不到新装备的补充和技术改造等实际国情。中共中央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抉择。1952年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中指出:“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21页。
25.从1953年开始,()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居于首要地位。(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工业建设
B农业建设
C经济建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从1953年开始,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居于首要地位。为保证对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组织领导,中央要求下最大决心从各方面抽调优秀干部充实工业战线,培养他们成为行家里手和领导骨干。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22-423页。
26.“一五”计划确定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突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初步基础的核心要点,同时要求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国防现代化
B科技现代化
C军队现代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为准备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我国从1951年就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4年9月形成草案。“一五”计划确定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突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初步基础的核心要点,同时要求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22页。
27.“一五”计划把发展生产同()恰当结合起来,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比较协调。(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提高人均收入
B增强人民体质
C改善人民生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一五”计划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了我国经济经济建设中的几个重大关系问题,其中之一是发展生产同改善人民生活恰当结合起来,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比较协调。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22页。
28.对()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中列为首位。(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手工业
B农业
C工商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中列为首位。提倡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党的一贯主张。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25页。
29.1953年12月26日,()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开工生产典礼,这是我国重工业建设中首批竣工投产的重要工程。(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包头钢铁公司
B邯郸钢铁公司
C鞍山钢铁公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953年12月26日,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开工生产典礼,这是我国重工业建设中首批竣工投产的重要工程,大大加强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钢铁基地,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中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24-425页。
30.1952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邓子恢为部长的(),负责指导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中央城市工作部
B中央农村工作部
C中央城乡建设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952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成立了以邓子恢为部长的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指导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1953年春,全国初级农业合作社经整顿后有1.5万多个,参加农户27.5万户,比上年大大增加。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26页。
31.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粮食实行()。(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集中赎买
B批零兼顾
C统购统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953年10月,中央决定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这是因为大规模建设开始后,城镇和工矿区大发展急剧扩大了对商品粮食的需求量。而小农经济生产能力较弱,粮食供应不足,农村余粮户有待价惜售的的心理,私人粮商又控制了很大一部分粮食市场,中财委对可能采取的办法反复权衡,确认在粮食生产不可能有很大提高的条件下推进工业化。只能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配给,并严格管制私商的投机活动。10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全国粮食会议,确定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对城市居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由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11月,政务院下达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简称“统购统销”。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26-427页。
32.1953年底,党中央通过决议,认为党在农村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兴办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资本入股
B土地入股
C生产资料入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953年12月,党中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决议强调,党在农村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把个体经济积极性引到互助合作积极性的轨道上来,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兴办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初级农业合作社。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28页。
33.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认为,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显示出优越性,可以成为引导农民过渡到土地公有的完全社会主义的高级社的适当形式。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28页。
34.在合作社发展中,党强调互助合作搞得好不好,根本一条要看()。(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是否增收
B是否增产
C是否减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合作社发展中,党强调互助合作搞得好不好,根本一条要看是否增产。当时的许多统计材料显示,合作社80%以上都增产增收,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28页。
35.1954年1月,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转入有计划地扩展()阶段。(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公私合营
B赎买
C统购统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954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关于有步骤地将十个工人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基本上改造为公私合营的意见》,开始转入有计划地扩展公私合营阶段。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30页。
36.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劳资两利
B公私兼顾
C“四马分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其特点是社会主义成分同资本主义成分在企业内部的合作。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企业利润实行“四马分肥”,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部分。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30页。
37.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的首要任务是审议通过()。(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B《第一届全国人代会决议(草案)》
C《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的首要任务是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34页。
38.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和社会主义原则。(出题单位:社会科学院)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
C民族自决原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把中国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用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并指明了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奋斗的正确道路。
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