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报告20220518

2022-10-21 11:19:35 141
联系客服提示-墨墨公文

关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报告

市政协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组

根据省政协、温州市政协关于开展“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补短板工作”三级政协联动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的有关要求,5-6月,由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带队,组织市政协各专委会、部分市政协委员成立6个民主监督小组,按片区赴有关乡镇(街道)开展监督调研。各监督组根据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紧密结合我市实际,主要围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民营经济等十个方面,通过听、看、查、访等方式进行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现将监督情况报告如下:

一、乐清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工作情况

20141月,乐清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乐清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行动计划》,设置了5大类24项的小康社会评价指标,并对存在短板的8个指标制定了7个子行动计划,2017年我市已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但随着省“十三五”规划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提出,省、温州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2016年,《温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实施方案》,设置了5大类30项全新的统计指标体系。2019年,乐清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9.93亿元,增长8.7%,人均GDP达到92226元,比2010年翻一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44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78元,分别增长9.1%10.3%30项主要监测指标已有25项达标或提前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主体分布不均,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

1.科技活动发展不平衡,投入相对不够。2016年、2017年、2018年我市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排名全省第12位、第4位、第8位,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但是人均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原值、万人专利授权指数等一些指标在全省评价排名中相对靠后。中小微企业的创新主体意识不强,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少或者不愿投入,表现为每千家企业中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等指标在全省评价排名中虽然逐年上升,但与先进地区差距仍大。从研发投入强度来看,近年来,全市科技投入增长较快,2018年度全市R;D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重为2.60%,全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比重为5.64%2019年度全市R;D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重预计达2.7%,全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比重为5.816%。上述指标在温州全市位居前列,但在全省排名仍然靠后。

2.科创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政策配套不足。我市虽已建立多种类型和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但在助推我市传统电气产业转型升级上,作用发挥还不到位。如,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虽已建成配套功能设施,但其功能发挥与实际需求还存在差距。大部分的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属于政府职能部门下设机构,未能真正实行市场化运作。此外,平台扶持链条不健全,针对企业孵化毕业后的出路问题,政府层面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给予持续性的帮扶。

3.人才政策不全面,企业获得感有限。我市目前出台的人才政策,其主要覆盖对象是高层次人才,覆盖面较窄。实际上,我市从事企业科技创新的人才大多不属于高层次人才范畴,他们往往享受不到现有的人才政策。如柳市一家企业反映,该企业从事智能电气产品研发的部分骨干人才因够不上高层次人才条件,子女就读附近公立学校的要求无法得到解决,只能让子女在老家上学,影响人才的归属感和稳定性。

(二)有效投资“软肋”突出,经济发展质量亟需改善

1.支撑性大项目储备不够,工业投资拉动不足。一直以来,影响我市工业突破的关键问题是缺乏支撑性大项目、创新型大企业、战略性大平台,支柱性的功勋企业仍以正泰、德力西、天正等“老面孔”为主。近年来,我市虽然引进了益海嘉里粮油综合加工、新日股份电动车等项目,但是仍然缺乏“黑马”和主力项目,已成为新常态下我市必须补齐的发展短板。

2.引领性产业集群单一,后续增长乏力。目前,我市产业结构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过分依赖于电气行业,其总量占据我市工业经济的将近七成,且行业企业低小散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未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易受电气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抗风险能力不强。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物联网、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仍然偏低,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的企业总数仍然较少。

3.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不够,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新基建”为我市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为高端制造产业注入了“强心剂”。其中,5G基建、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领域同我市的电气、电子产业吻合度极高。但是这些“新基建”需要的产品均属于高智能化、总成式的产品,而我市传统电气、电子产业中智能化产品占比不高,且多属配套的元器件,总成式的产品非常少。

4.产业园区功能性不足,集聚效应不强。经济技术开发区、乐清湾港区、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园等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但是仍然缺少标杆性、示范性园区,园区品质普遍不高。随着入驻各园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产业人口的大量聚集,园区公共配套服务功能滞后的问题日益凸现,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相对于开发区等园区规模的快速扩张,道路等基础建设仍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施工尘土飞扬影响了周边已入园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配套设施缺失,大部分园区均缺少食堂和宿舍等基础公共生活配套设施;园区管理服务不足,大部分园区没有专业运营团队管理,停留在以往的业主委员会或村委会管理层次,提供的只是最基础的物业和安保服务;大部分园区没有配套的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存在外来员工子女入学难等问题。

5.旅游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化层次不高。雁荡山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也是温州地区唯一的5A级旅游景区,但是多年来,由于雁荡山管委会隶属温州的管理体制、景区与雁荡镇区镇难以融合等因素,雁荡山景区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与其资源禀赋存在相当差距。周边的仙溪、龙西等乡镇受雁荡保护区规划制约,很多项目无法落地。此外,我市虽然还有中雁、灵山等资源,但总体上较为分散,缺乏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变为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优势。如,中雁景区作为我市的国家4A级景区,一直存在没有整体规划,旅游项目投建松散无序,营销宣传僵化落后等问题,整个景区在住宿方面只有2家民宿,无大型宾馆,仍停留在一般的旅游观光层面。

(三)区域与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品质和能级不高

1.县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近年来,乐清一直是温州全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但是内部各乡镇(街道)的经济发展却长期处于不均衡状态,被分为三个明显不同的发展档次。其中,受北部山地较多、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大荆、雁荡、仙溪、芙蓉和清江等东片10个乡镇的人均收入同中心城区、柳市、北白象等西片乡镇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山老区特色农业等致富项目受技术、土地、资本等要素制约,发展比较困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仍是低收入群体面临的一大难题。全市还有低保户6682户,人数为9570人;低边户1612户,人数为4610人;特困户414户,人数为420人。截至20205月份,全市排查发现无房户1788户。此外,曾作为“一心两翼”城市框架北翼核心和四大强镇之一的虹桥镇,近年来由于电子行业企业大量外迁,2019年度工业产值等指标增长较缓,发展后劲不足。

2.职能定位和资源配置不合理。2015年,我市将行政区域调整为25个乡镇(街道),但是对于城区街道的职责定位一直不清,乐成、城南、城东等建成区范围内的街道仍然承担着原来乡镇的职能,导致我市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2019年,我市的城镇化率为57.61%,城镇化水平不仅明显落后于省内的先进县市,比温州全市平均水平还低12.89%。同时,我市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方面仍存在制度性障碍,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差距仍然明显。乐成片区和滨海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独占鳌头,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约占全市总投资的1/4。而柳市、北白象、虹桥等中心城镇的半城市化现象仍然严重,缺乏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小马拉大车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尚未实现质的飞跃。

3.城市功能品质亟需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市城市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如: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没有根据我国2007年实施的《城乡规划法》要求,同步配套建设幼儿园、公共体育设施等配套设施;五环路、六环路等一些新建路段的机动车道与建筑物之间间隔过小,人行道设置不合理。同时,城市空间环境与建筑布局的美学品质不高。如中心区新建楼盘大都以筷状高楼呈现,缺乏空间错落美感。我市建成区范围内还有41个老旧小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老旧小区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配套设施不齐、违章搭建严重、停车位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谐社区构建和美丽城市建设。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报告20220518

链接地址:https://www.mmgw.to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61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