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的几点思考20220506

2022-10-21 11:19:36 154
联系客服提示-墨墨公文

关于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的几点思考

乡村振兴,根基在产业振兴,关键要人才先行,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从子洲实际来看,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子洲县户籍人口30.25万,据统计,全县近五分之三的人口在外工作创业生活,大量青壮劳动力外流,使得部分村庄成为“老人村”和“空壳村”,同时也导致乡村人才数量不足,高层次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突出表现为:一是乡村管理人才缺乏。省市县对今年村级“两委”换届候选人的年龄等条件限制非常严格,而从目前掌握情况来看,全县需要派任的行政村约在10个左右,但是已经产生的候选人程度不等存在文化程度低、视野格局低、创新能力低的问题,群众戏言“维稳有余,发展不足”,直接制约着乡村有效治理的全面实现。淮宁湾镇薛家城则村,年龄55周岁以下且符合参选条件的党员只有1人,村级带头人的缺乏已成为农村人才缺乏中最薄弱的一环。二是农业技术人才缺乏。近年来子洲县大力发展山区农业现代化,在推进苹果、核桃、中药材、畜牧等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工作,乡镇一级成立了产业技术服务队,每村确定1-2名农民技术员,但是与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升级转型的要求相比,数量不足、能力不足、服务功能不足已经成为明显瓶颈。加之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部分都在50岁以上,学习农业适用技术的能力和意识不强。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实现。三是农村经营人才缺乏。企业家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对于农村来讲更为宝贵。农村要素配置不活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批高素质的经营人才。因为农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周期长、风险大、利润薄,仅靠市场机制调节很难吸引高素质的经营人才参与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目前,我县在新型农民和经营人才方面采取了不少办法,但是从实际效果看,还与乡村振兴的需要有很大缺口,主要就是数量少,根据调研,每村至少应有1名新型农民,2-3名经营人才才能支撑起产业的发展。四是乡村专业人才缺乏。长期以来城乡发展的失衡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急需的医疗、教育、文化以及传统的木匠、泥水匠、石匠和其他手工艺人都大量流失和消失,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乡村发展的动能不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的几点思考20220506

链接地址:https://www.mmgw.to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70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