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人民至上的初心
《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专门用一个专题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既是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容,为我们做好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永葆为民之心、担当为民之责、锤炼为民之能,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奋力书写“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
一、永葆为民之心,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进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视人民为衣食父母、把自己当人民的勤务员,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从而筑牢了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赶考”意识,时刻坚守为民初心,时刻牢记“赶考精神”,敬畏“考官”、严守“考纪”、把握“考纲”、答好“考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交出一份历史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始终在人民身边”,这颗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和“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一刻也不能丢、一刻也不能忘,唯有如此,人生航行才有明确的目标,劈波斩浪、奔涌向前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征程,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