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刚才,建南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及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201x年经济工作
201x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抗洪抢险、环境治理、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民生事业等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呈现出经济稳步向好、社会稳定祥和、干群奋发作为的良好态势。我们主要抓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1、多措并举稳增长。突出实体经济发展,加强经济运行调度,主要经济指标从年初的低位运行逐月逐季回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总收入增速从第三季度实现由负转正。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8大主要经济指标有5项增速排名全市前六位,其中农民人均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增速排第1位。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7亿元,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52.2亿元,增长12.4%;规模工业增加值8.4亿元,增长6.4%;财政总收入4.7亿元,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亿元,增长10.7%;全体居民人均收入11261元,增长12.4%,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988元,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60元,增长15.9%,高于全市5.3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内资56.67亿元,增长16.73%;进出口总额2518万美元,增长773.9%,是全市平均增速的22.6倍;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41.57亿元,增长30.24%,贷款增速、存贷比排名均位列全市第一,贷款净增额创历史新高。
2、全力以赴抓脱贫。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全年实现32个贫困村出列,2147户8789名贫困人口脱贫。突出精准识别。针对脱贫质量不高、对象识别不准、基础工作不扎实等问题,开展了五轮“精准识贫专项清理”、“精准退出专项清理”行动,确保了不符合条件一个不进,符合条件一个不漏。突出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三走访三签字”活动,切实加强结对帮扶,44名县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个片区,共安排115个单位组成87个驻村帮扶工作组,安排帮扶责任人6923人,实现贫困村驻村帮扶、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突出资金整合。整合涉农资金2.9亿元,实施水利、电力、交通、危房改造、环境整治、通信、文化、金融、电商等脱贫攻坚重点工程,大力推行“旅游+扶贫”、“企业+扶贫”、“合作社+扶贫”等模式,发展产业项目113个,带动贫困对象1.2万人增收,产业扶贫成效明显。突出巡查整改。成立6个巡查督查组分乡镇进行阶段性任务清单全面督查,一村一清单,认真搞好整改。针对省督查巡查、考核验收、第三方评估和国家审计署、财政部专员办等反馈交办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开展全面集中整改。中央、省、市反馈和交办的100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3、坚持不懈兴产业。竹木加工等传统产业在困境中主动寻求突围,奶业等优势产业继续发力,青钱柳系列加工等新兴产业逐步起步。湘商产业园建成标准化厂房6万平方米,投产3.2万平方米,新增湘电新能源等7家规模工业企业,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30家。南山牧业低温奶生产线建成投产,高端奶粉生产线已投产运行,清溪标准化牛场基本建成。羴牧公司奶山羊养殖及3万吨乳制品加工项目列入全省重大产业项目,成人奶粉生产线试生产。南山牧业公司和青柳源公司纳入全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万亩,总产8.8万吨。建成西岩五桂“千头级”和金紫太坪“万头级”奶山羊示范养殖场,养殖奶山羊3000余只,初步形成“南牛北羊、牛羊并举”的乳业发展格局。全面实施“生态丹霞”、“美丽乡村”、“环南山黄金旅游圈”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功举办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暨湘桂原生态风情节,生态旅游持续升温,接待国内外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同比均增长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