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关联。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在新时代要推动中华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本人率先垂范。在他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经常会引用一些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这不仅是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精准阐释,并且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思想的光芒。
全书分为十二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一个主题。开篇第一章就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情到深处,自认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石。
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这个概念出现了203次,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执着的坚守。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为民”的论述,集中起来就是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思想内容特别丰富,他的要点大概包括三方面:一是什么是为民,二是为什么要为民,三是怎样为民。人社部门作为民生部门,尤其是我们资源中心是一个窗口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尤其能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为民情怀。因此,读这章内容的时候,感触颇深。
习近平总书记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为什么要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说的很清楚,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这就是我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绩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群体,尤其要以此为训,我们要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担当起我们强国一代应肩负的历史责任。作为基层单位,就是要做好民生工作,建设出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遇事马上办,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让老百姓少跑腿,干部多办事,这些无不体现了我们人社部门的担当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