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年底,各个行业系统基本都下发关于报送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总结2022年工作情况,查找问题不足并分析原因,报送2023年工作计划、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目标打算及安排等等,墨墨公文www.mmgw.top专门整理了38篇个行业系统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安排供大家参考。包含以下部门:城建科 乡镇 文旅体局 应急管理局 物业管理 茶场 公积金分中心 街道经济工作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及政协提案 机关事务管理局 林业局 民政局 街道办 统计局 人社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基层两化 控辍保学 供销社 经发局 统计局 城管执法局 教育局 住建局,等等,各个系统均可对照下载。本篇预览如下(全文可单篇购买或订阅会员下载):
区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蚌山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理清思路,创新方法,落实措施,真抓实干。各项民政工作有序推进,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本年度民政工作完成情况及明年工作安排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优化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及时发放养老补贴资金
我区现有80-99岁老人9814人、百岁老人19人,今年1-10月累计发放高龄津贴10.1159万人次、313.317万元。现有低保、特困中70岁以上老人1235人,1-10月累计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13067人次,134.68万元。发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运营补贴5万元、“暖民心”老年助餐运营补贴 1万元,老年人助餐补贴1.74万元。
(2)做好养老机构纾难解困
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养老机构封闭式管理工作,不间断加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督导。开展养老机构在院老人和工作人员关爱活动,为辖区10家养老机构380位在院老人和工作人员,按照每人70元标准,采购肉类和面包、蛋糕等共计2.66万元,为养老机构纾难解困。协调减免龙湖生态老年公寓、金色晚年护养院两家机构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用房或行政事业单位产权房产的房租21.14万元。
(3)开展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按照民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开展养老诈骗排查,出台《蚌山区民政局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举措、时间节点和方法步骤,完善工作机制。今年共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进养老机构、进社区(村)、进老年人活动场所“三进”宣传活动234场,悬挂横幅、海报、标语等445个;发放宣传单(册)、反诈教材等6610份,提高老年人防范养老诈骗的知晓率和普及率。取缔经开区托管区域调整划入我区的两家分别运营6年和9年的非法养老机构,关停1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多次整改不到位的同任养老服务中心,妥善安置在院老人,消除养老诈骗、安全隐患。
(4)开展多元化养老服务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专业化的养老护理知识及实操培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服务技能,提升服务质量,完成140人的养老服务人次培训任务,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二是克服增加任务量的困难,积极组织开展适老化改造准备工作。制定改造方案,准备招标手续,已于10月10日开标。同时,提前对改造对象进行摸排,了解困难老人需求,确保年底前按时完成改造任务;三是继续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制定区级试点方案,开展中度、重度失能失智老人排查和需求摸底,待市级方案制定后将及时组织实施。
2.不断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
(1)用足用好政策,提升保障水平
我区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工作“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功能,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截至10月,我区城市低保户2152户2968人,发放城市低保金1824.13万元,人均月补差625.15元,较2021年增长11.44%;农村低保户337户425人,发放农村低保金202.01万元,人均月补差481.36元,较2021年增长9.02%。今年1-10月,新增低保户151户210人,新增特困户33人。为我区203名特困人员购买住院护理保险,进一步提高了特困人员的生活质量。全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74.73%。2022年1-10月共发放临时救助136人次,38.5972万元;对重大生活困难家庭开展“一事一议”救助,1—10月共通过“一事一议”救助4户,发放临时救助金38973元。
(2)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救助力度
根据《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蚌办发〔2021〕17号)文件要求,分别在燕山乡陶店社区、黄庄街道红旗社区等7个村社区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站点,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时效;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对困难老年人开展周期性上门访视、心理慰藉、需求调查、理发、助餐等关爱服务。按照省市文件要求从我区社会救助资金财政预算中,划拨20万元(社会救助资金总额的1%)作为政府购买服务保障资金;今年年初为我区203名特困人员购买住院护理保险,形成了政府提供服务标准、社会专业组织提供服务、民政提供指导监督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特困人员的生活质量。
(3)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服务质效
根据《全省民政系统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和社会事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和正在开展的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发现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求,我区社会救助领域全面开展排查治理,举一反三,坚持应保尽保、公平公正、动态管理、统筹兼顾的原则,稳步开展2022年城乡低保年度复核工作。对低保对象开展全面的入户排查工作,及时清理纠正优亲厚友等违规纳入低保问题。通过此次年度复核工作,提高了群众对低保政策的知晓率和村(居)委干部执行低保政策的准确率,进一步规范了低保工作程序,提高了低保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困难救助资金发放精准、及时到位。
3.全面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1)持续开展示范社区创建
依据《蚌山区示范社区用房建设考核和补助办法》,持续开展示范社区创建,计划完成湖滨社区中心天御华府社区、青年街道南山社区等6个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目前南山社区已基本完成,第三社区、天御华府社区已完成图审工作,下步将协调做好建设工作。
(2)打造网格管理“一张网”
按照市民政局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优化调整社区网格,优化后全区社区网格858个、网格长64名、社区工作者922名。为及时补齐社区工作者,采取第三方公开招聘的方式,招聘社区工作者31人,于9月19日到岗28人,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缺额动态补录机制。依托网格开展特殊群体精准服务、基础信息采集等工作,逐步落实多网合一、全域覆盖,打造社会治理“一张网”。
(3)社区协商常态化有序推进
我局制定的《村民理事会(居民议事会)协商工作指南》今年成功申报为安徽省地方行业标准,为社区协商提供了标准化工作机制。全区75个社区和行政村共设置290个党组织,组建290个村民理事会(居民议事会),解决群众矛盾纠纷200余件,部分事例已经成为协商案例;完成社区协商案例133个,正在开展案例45个,室内外平台共计104个。12月份将组织考核验收,评选优秀案例。
(4)“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全面推行
截止2021年底,全区32个社区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今年,在剩余的30个社区中继续推行,力争在年底实现全覆盖,同时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抓好成果验收和抓差补缺。
4.扎实推进社会事务各项工作落实
(1)足额发放社会事务各类补贴
全区现有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5名,1-10月累计发放171人次,发放基本生活费19.203万元。发放孤儿助学金1万元。组织开展困境儿童保障已完成年度复核任务,确保困境儿童保障购置动态管理、对象准确。
全区共保障困难残疾人1083人,其中一、二级累计发放7638人次,共发放生活补贴51.97万元;三、四级累计发放3710人次,共发放生活补贴16.27万元。全区共保障重度残疾人2242人,1-10月份累计发放22322人次,共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38.5万元。
(2)开展公益性公墓建设和违建墓地督查
一是开展公益性公墓的违规经营整治。4月14日,接到反映燕山乡公益性公墓存在向燕山乡辖区以外其他人员提供墓穴安葬的情况后,会同燕山乡立即要求庐山文化陵园停建停售公益性公墓,6月,燕山乡设立新的公益性公墓“梅花山公益性公墓服务中心”。
二是开展2021年违建墓地整治情况督查。对存在违规违建墓地用土覆盖或未完全整治完成的问题,重点开展违规违建墓地整治的“回头看”和问题整改;耕地、林地违规违建“活人墓”、“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整治等工作。
(3)开展整治不文明祭祀行动
春节、清明节期间,由区民政局及文明办、目标办组成的督查组对辖区的重点路段、广场、居民区等公共场所进行重点巡视、督查,各乡街、社区中心严格执行节日期间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24小时信息畅通,落实岗位责任制。对于焚烧火纸等不文明行为,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有效遇制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发放《给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和《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广泛宣传文明祭扫,开通祭扫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破除陈规陋俗,倡导文明祭奠新风尚。为进一步有效遏制丧葬陋俗,树立殡葬文明新风,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坚决遏制厚葬薄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工作亮点
1.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暖民心助餐行动
全区老年食堂和助餐点建设任务76个,占全市任务的28%;已建成并运营74个,在建2个,完成率97.37%。在建的老年食堂(助餐点)均将在11月底前正式运营。我区坚持把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政府+市场”的重要支撑点。先后推出中央厨房集体配送、“餐饮企业+助餐”、“养老机构+助餐”、“单位食堂+助餐”、“三级居家社区养老中心+助餐”等多种老年助餐模式。引入“喜福楼”、“同源茂”、“天河湖”等优质餐饮企业和“壹智居家”、“悦心”、“益寿堂”等养老服务企业加入,更好地控制成本、打响品牌也为老年助餐良性运营提供保障。
2.关爱独居困难老年人,暖心服务有温度
开展独居老年人摸排2097人,对其中155位独居困难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开展关爱服务。每周上门探视不少于1次,电话回访不少于3次。对老人健康状况、居住环境、安全情况等进行了解并做好记录和处理。另每月提供理发、清洗床单、清洗衣服、打扫卫生、测量血压、血糖等服务。经过前期摸排独居困难老年人、方案制定、招标等环节,目前中标机构完成服务前期对接工作,6月1日开始开展关爱服务。让独居的特困和低保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享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以及个性化、精准化的养老服务。
3.加快改革落实,创新救助诚信体系
着力打造社会救助诚信体系建设创新项目。通过前期调研、开展座谈、征求乡街(社区中心)意见、与市信用办对接相关工作,于6月份印发了《蚌山区社会救助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试行)》。截至目前,试点乡街有2户2名救助对象采用简化程序纳入低保,58户79人采用承诺制完成低保年度复核工作。审核确认时限从平均3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简化了办理流程,方便了困难群众,提升了救助时效,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4.探索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社工站建设
我区已完成10个乡街、社区中心街道级社工站建设任务,在社工站试点建设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特色做法。一是明确标准,突出特色打造。按照“1+4+N”模式设置服务项目,强化党建引领社会工作服务,涵盖社会救助、儿童福利、社区治理、养老服务基础服务项目,针对乡街特点拓展“N”个特色社会工作服务。二是整合资源,满足群众需求。按照“党建引领、公众参与、信息共享、专业服务”的原则,发挥自身社会资源拓展能力,搭建综合赋能平台,满足辖区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三是积极探索,成效逐步展现。我区积极探索便民利民服务的多种形式,用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方式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创新优秀案例如黄庄街道社工站成立社区治理公益联盟和社区基层治理学院,创新提出的社区治理“12345”系统工作法,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第二批优秀社区工作法;淮河社区中心社工站根据群众需求,链接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成立志愿服务联盟,形成六大类服务项目及“5+1”助老服务模式;雪华乡(宏业村街道)社工站精准分类识别困难群众不同的服务需求,提供精细化专业化服务。青年街道社工站开通服务线上积分及治理平台,让群众在参与社区治理的同时获得实惠等。
5.提升改造,提高婚姻登记服务质量
4月26日,区婚姻登记处迁入区卫生综合服务大楼,办公服务面积近400平方米,经全面升级,打造包含颁证大厅、婚姻家庭辅导室等在内的综合配套空间,解决了婚检不便的难题,提供更贴心细致的婚姻登记服务。作为全省首批4个涉外婚姻登记改革试点城市,5月1日,市涉外婚姻登记落户我区婚姻登记处,可办理全市涉外婚姻登记业务,为群众省去来回奔波之苦。2022年1月至今,共办理结婚登记1128对,离婚登记532对,补办结离婚346对。开展婚姻档案数字化录入工作,将9.6万份未联网档案逐个录入系统,为下一步婚姻登记“市内通办”提供保障,加强了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数字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其他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部门联动,主动发现困难群众
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印发《蚌山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安徽省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主动摸排低保边缘家庭、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保”纳入低保。同乡村振兴局、医保局做好对接工作,建立定期比对制度,按月与监测对象开展比对,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等按规定纳入低保等相关救助。1-9月比对防返贫监测对象63户、176人,其中28户、44人已纳入农村低保保障对象。将53名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纳入低保。
2.畅通资源共享,打造政府+慈善模式
引进社会力量,打造“清满江淮、共享小康”筑爱蚌山社会救助品牌。建立“一对一、多帮一”的困难群众帮扶机制,引导动员辖区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对口帮扶所在乡街、社区中心的困难群众,进行结对帮扶。今年,我区“政府救助+慈善帮扶”开展活动42次,投入资金9.8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79人次。引导各乡街设立“救急难”基金,通过前期的宣传和资金筹集,目前我区已有黄庄、青年两个街道的社区设立了“救急难”基金。为进一步弘扬慈善精神,传播慈善理念,与区总工会联合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倡导党员干部人人奉献一份爱心,截至10月共收到“慈善一日捐”活动捐款90370元。
3.监管并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
一是依法做好社会组织登记、年检。我区共187家社会组织,今年以来新登记成立社会组织15家。符合参加年检条件的172家,参加年检164家(民办非企业104家,社团60家),参检率95.3%。其中153家合格,合格率93.3%(民办非企业95家,社团58家);二是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工作领导,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在登记把党组织建设写到社会组织章程,年检时调查党组织活动和党员情况;三是组织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进一步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断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四是有序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组织乡街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全区共备案232家社区社会组织。
4.做好规划财务,强化资金保障
2022年以来争取中央、省、市各类拨款、补助资金3702.91万元,接受省级第三方的绩效评价两次,初步反馈为优秀等次。民政事业统计管理工作日趋规范,报表和台帐相关指标的延续性、准确性、及时性均有提高,民政事业统计工作水平显著提升。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示范社区创建为市级目标考核任务“城乡社区治理”的子项目,由区民政局承担,今年只有青年街道南山社区基本能完成创建,其他5个社区因资金问题,无法进行建设,希望区政府予以相应资金支持。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年度工作的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
1.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结合新配建的养老服务用房,谋划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继续推进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改革和1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继续组织开展不少于100人的养老护理人才技能培训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对养老机构管理服务的指导,提高服务水平,争创星级养老机构。
2022年10月25日
…………全文可下载
2022年工作总结汇编(38篇)
目录
1.2022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城建科)4
2.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13
3.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21
4.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文旅体)33
5.2022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36
6.XXX茶场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39
7.XX公积金分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46
8.XX街道2022年度经济工作总结51
9.XX街道2022年农村工作总结54
10.XX街道办关于办理2022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工作总结57
11.XX区机关事务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60
12.XX区林业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67
13.XX区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78
14.XX区石井街道办事处2022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总结86
15.XX区文旅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90
16.XX市XX区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95
17.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提案办理工作总结101
18.XX市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 及2023年工作计划106
19.XX县2022年游泳场所国家随机监督抽检工作总结113
20.XX县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安排115
21.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124
22.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度基层“两化”提升工作总结136
23.XX镇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38
24.XX镇人社所2022年度工作总结144
25.XX镇中心校2022年度工作总结147
26.X镇镇2022年控辍保学工作总结149
27.关于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的报告153
28.关于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的报告的报告159
29.区经贸发展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165
30.区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72
31.区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87
32.区商务局2022年度文明创建工作总结201
33.XX县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204
34.市城管执法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210
35.市供销社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215
36.县教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224
37.县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安排231
38.县住建局2022年工作总结242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区民政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mmgw.to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601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