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2-10-21 11:01:52 124
联系客服提示-墨墨公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经济发展备受冲击,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奋力战疫情、保民生、稳经济、促发展,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赋予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使命,亲自向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致贺信,亲自宣布建立厦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给予福建极大关怀,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增添了巨大动力。

这一年,我们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省委领导下,打赢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从公布首例确诊病例到住院患者清零只用了46天。先后派出121393名医护人员,圆满完成驰援湖北武汉、宜昌任务,组建2支医疗专家组赴意大利、菲律宾协助抗疫,组建1支核酸检测队赴香港协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为抗疫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这一年,我们取得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4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入选“联合国全球减贫案例”。

这一年,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八项行动”,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43903.9亿元,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158.4亿元,增长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79亿元,增长0.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2%;城镇登记失业率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60元,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0元,增长6.7%;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坚持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创新支撑更加有力。4家省创新实验室和10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00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工程研究中心9家,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4家。省创新研究院正式启动运转。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4.4%,厦门大学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新增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26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5.9%。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实现乡镇全覆盖。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等全产业链加快发展,新增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7家,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5.6%。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5%。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968”工程,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新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4家,湄洲岛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市市有5A景区”,平潭国际旅游岛影响力持续增强,“全福游、有全福”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

内需潜力有效释放。深化“五个一批”,突出“两新一重”,推动设立500亿元稳投资补短板应急专项融资资金,发行1353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集中开工建设99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7640亿元。新增高速公路里程468公里、铁路运营里程264公里,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和各类市政管网7300公里。5G基站实现县级以上城区全覆盖,“海丝一号”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实现了福建卫星零的突破。福清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并网成功,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开建。开展“全闽乐购”等系列活动,发放消费券3.4亿元、撬动千亿消费,大力培育夜间经济,发展直播经济、网红经济,网络零售额增长24.7%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省依申请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7%,“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占比达到98%,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评估获得全国第一名。“政企直通车”企业来件办结率达100%。着力帮扶企业,设立200亿元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和600亿元稳外贸专项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31.9%。新增减税降费超过600亿元,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300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40.3%

(二)坚持协调发展,城乡区域统筹更加均衡

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加快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衢宁铁路、福平铁路开通运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成通车,漳汕高铁、温武吉铁路、福莆宁城际铁路、厦漳泉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福州新区、厦门环东海域新城建设全面提速,南平行政中心搬迁平稳顺利。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深入推进,九龙江流域启动试点,全流域协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融合持续深化。加快完善城乡路网体系,建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364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886公里,80%以上陆域乡镇实现30分钟内上高速。加快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10个县(市)列入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点。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展开,农村基层政务、商务信息化应用加快普及。推动乡村振兴“百镇千村”试点示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收官。

老区苏区加快发展。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建立“一键报贫”等监测和帮扶机制,有效防止返贫,加快老区苏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奔小康。12个原中央苏区县纳入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范围。武夷山机场迁建、龙岩新机场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老区苏区所有县城15分钟内上高速。

双拥共建开创新局。成功举办2020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和中国航天大会,我省成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国首批落地省份。海防建设管理和国防动员成效明显。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进一步深化,国防教育全面加强,连续五届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满堂红”。

(三)坚持绿色发展,经济生态实现良性互动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迈出新步伐。39项改革经验推广全国,数量居全国首位。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创新推出“三明林票”“南平生态银行”等改革试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基本健全。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总额持续扩大。“三线一单”正式编制实施,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基本完成。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臭氧污染有效遏制,PM2.5浓度同比下降16.7%。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小流域优良水质比例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设区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实施饮用水安全“六个100%”工程,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100%达标。土壤环境风险防控试点扎实推进。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82.9%,三都澳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成为养殖产业绿色转型的样板。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严格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坚持节约集约用地,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任务,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扎实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城市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占80%,城镇新增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77%,设区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全面铺开。

(四)坚持开放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增长7.2%,东盟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丝路海运航线达70条,中欧(厦门)班列发运271列。自贸试验区新增6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4.0版。成功举办厦洽会、海交会,全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7.2%。积极参加第三届进博会,采购商规模和采购金额双增长。闽港闽澳合作持续深化,闽籍侨亲、侨商作用进一步发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闽粤电力联网工程获批建设。加强粮食产销合作,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援疆援藏援宁援甘工作成效显著。

闽台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闽台贸易额增长10.9%,实际使用台资增长77.3%。首家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揭牌开业。向金门日均供水超万吨,向金马供气福建侧已基本具备条件。平潭率先构建覆盖职业资格、企业资质、商品检验的全链条采信体系,我省直接采认台湾地区部分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改革事项在全国推广。厦门、泉州、莆田等地设立台胞医保服务中心。实施亲情乡情延续工程,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两岸企业家峰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等多项经验在全国推广,4个设区市纳入国家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26个县(市、区)纳入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率先开展省疾控中心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宁德、龙岩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和三明、南平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以内,隐性债务存量有效化解,网贷机构全部退出市场。省属企业整合重组全面铺开,省港口集团顺利组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深入开展。三明获批建设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作用有效发挥。

(五)坚持共享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28件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保就业并举,实施“1234”稳就业工作法,城镇新增就业54.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开工棚户区改造4万套、公租房2.4万套、老旧小区改造24万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130元、高出国家标准37元,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长5%。省级稻谷储备增加40万吨,主要农产品量足质优价稳。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新开工建设226所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8%,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保持在90%以上。高考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迈出新步伐。省儿童医院建成投用,省疾控中心、福州新区滨海新城综合医院基本建成,全省11752个村卫生所开通医保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街道和中心城区全覆盖,农村养老设施覆盖率达72%。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实现城乡全覆盖。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城乡面貌品质“两个新提升”成效明显。“送王船”项目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功举办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开展,竞技体育竞争力不断提升,体育产业逆势增长。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持续提升。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不断推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平安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群众安全感率达99%。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化,信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深刻汲取泉州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教训,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各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食品评价性抽检、药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9.4%99.8%。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工作。扎实做好防汛防台风抗旱工作,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mmgw.to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64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