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文(1)
为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的有关要求,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上向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紧紧围绕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着力纠“四风”改作风树新风,进一步增强全县粮储系统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大力倡导“遵规守矩、心系群众、聚力发展、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为实现全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设特富美安新xx县提供坚强的思想和作风保障。
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作风锤炼,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在把握新形势中提高站位、在解决新问题中增强本领、在优化发展环境中攻坚克难、在为民服务解难中真抓实干,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坚持教育引导,加强作风养成。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广泛开展警示教育,深化教育培训、示范引领,引导党员干部比担当、比作为,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环境。
1.强化教育学习。全面开展学习教育,把纪法教育、党的理论、革命传统作为干部培训重要内容,集中开展干部培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2.强化示范引领。深入学习周永开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规划,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题课程。结合建党xx周年系列庆祝活动,表扬一批先进典型。
3.强化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工作,针对容易滋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召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警示教育大会,用作风建设的典型案例警醒党员干部,形成震慑。
(二)聚焦民生问题,纠治作风顽疾。围绕影响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问题,通过专项治理一项一项解决,推动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基层执政基础进一步稳固,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1.深化专项治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仓储改造维修、粮食收购轮换等方面的问题,开展集中教育整顿。
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严防帮扶对象返贫致贫,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持续开展“院坝行”活动。聚焦热点难点民生话题,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4.持续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全面排查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个环节,推动民生民利问题和管理服务问题解决。
(三)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发展。为全县粮食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1.优化工作机制。建立营商环境“护航员”制度,向县粮油总公司派出“护航员”,及时发现、收集和反馈营商环境建设中的正负两面现象,协助企业解决难题,及时解决涉企突出问题。
2.推动工作流程再造。依法开展业务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压缩时限、简化手续、精简程序、提高效率,提升执行力。
3.发挥双向激励作用。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对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梳理、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着力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开展“服务企业标兵”评选活动,表彰一批服务粮食企业的标兵。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党组书记、主任xx任组长的“作风建设攻坚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纪委,负责日常工作和统筹协调。
(二)强化责任落实。党组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确保取得明显成效。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将作风建设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建立齐抓共管的作风建设推动机制;要注重宣传报道,用典型事例、经验做法、治理成效引导调动社会参与,提升影响力、增强活动效果。
(三)强化督导检查。中心纪委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狠抓任务落实,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监督检查,对工作滞后、成效不明显的单位,集中约谈提醒、通报批评,以确保作风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四)强化结果运用。对在实际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要大力褒奖,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以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
2022年街道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攻坚战实施工作方案范文(2)
为贯彻落实县委全委会“抓队伍,转作风”和街道党员代表会议“海纳百川建队伍”精神,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省、市、县委关于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精神和推进“清廉”建设的决定精神,结合我街道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街道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攻坚战实施方案。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全国省区市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通过组织实施能力提升、知事选任、严管厚爱、纪律建设、督查落实五个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铁一般队伍,积极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为不断开创“三高一美”建设新局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开展干部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1.聚焦政治能力提升。把政治武装放在思想政治建设首位,开展党员党性教育大轮训,用好互联网、新媒体等信息化教育手段,加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力度,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
具体措施:根据清廉建设要求,开展政治生态建设评估,每季度自查、每半年督查、每年考核;抓实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全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天,中心组成员全年讲学活动不少于场次,撰写调研报告不少于篇;举办“党员党性提升示范班”,组织示范培训、集中学习、在线学习、送课上门等,年内将全街道党员轮训一遍;加强干部网络培训督查和在线测试,科级领导干部不低于学分,积极借助“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强化理论学习教育。
(牵头单位:党政办、党建办、纪工委《监察办》、组织办、宣传办、成校)
2.聚焦专业能力提升。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突出战略、创新、辩证、法治、底线“五大思维”,围绕本单位工作、业务以及干部履职能力、思想作风等方面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练兵。采取集中测试、实战模拟等方式,开展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大测试。探索专业技术型人才选拔方式,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
具体措施:围绕精准招商、企业培大育强、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所需,举办各类培训班;结合周一集中夜学制度,开设“讲坛”,突出专业知识,领导干部、中层干部、青年干部夜学上台授课不少于次;加强村干部培训,每季举办次“村干部论坛”,组织基层干部交流工作、推动工作、锻炼能力。加大村(社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力度,抓好“三小组长”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