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平桥乡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乡文化站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以服务基层,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目标,自加压力,扎实工作,具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我区、乡举办的各类文化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业务知识。
二、文化站认真履职、努力开展各项工作。有效制定年初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坚持文化站免费对外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极大地做到了服务为民的高尚宗旨。
三、文化站站内建有文化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厅、图书报刊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健身房、科普室等;各个功能室设有标牌及相关的工作制度,为群众提供方便。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坚持每天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工作制。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站内活动次数减少,站内图书室共借阅图书达60余册,健身房健身175人次,电子阅览室上网120次,科技培训室各类培训12次,共各类活动开展人次达1510人。上半年我乡文艺活动团体还增加了裕安区黄梅戏协会和大别山书画苑,最大限度满足文化活动的日常工作开展。
四、上半年以来有我乡文化站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自身站点和辖区各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一次情况排查,站内及各村居设有文体专管员,每天按时在岗,文化服务中心能够按时免费开放,基本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五、我乡文化站内设立的图书阅览室,目前藏书2000余册、报纸期刊40余种、电子音像制品60余种。实行专人负责,全天候免费对外开放,极大满足广大居民阅读的需求。今年5月,由裕安区文旅局经过考察选址,定在我乡文化站内建设平桥乡阅读空间项目,结合我乡图书室打造15分钟阅读空间,目前项目陆续改造及图书上架中。
六、上半年以来,我乡在各个村居建立的应急广播设备,在线率也能达到90%以上,每个村居都配有应急广播管理员一名,极大保障设备日常管理维护和使用。
七、自从上半年疫情发生以来,我乡文化站根据上级要求,对辖区网吧、KTV、棋牌室室等文娱场所加大监管力度,尤其对校外培训机构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日常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
八、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对于土地征迁、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出动宣传车广泛的宣传,取得了征迁户的理解和支持。
九、在接下来工作中,我乡文化站将继续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交代的各项任务,加强文化站内资源管理和图书室图书利用率。结合重要节假日开展各类活动,努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职能作用,利用文化阵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我乡文化事业的发展。
许岭镇2022年上半年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
一年来,许岭镇综合文化站在镇党委政府和县文旅体局的正确领导、关心和支持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实施文化精准扶贫,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将今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学习
今年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参加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各种理论知识培训班,不断拓展业务知识,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二、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抓好文化工作
1、做好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免费开放是民生工程,是惠民工程,是传播先进文化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镇综合文化站和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功能室实行了全天候零门槛免费开放,丰富和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在改善了农村文化环境,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来,全镇图书流动服务达0.8万余人次,文化惠民活动服务达0.6万余人次。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文旅体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在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许岭镇的群众文化惠民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组织文化活动、文化培训及文化讲座8场次,选送宏建队到下仓参加东乡泊湖区域文化活动-赛龙舟活动,选送省级非遗“许岭灯会”民俗表演《彩捍船》进九井沟景区参加演出。为了让许岭镇省级非遗“许岭灯会”得到更好的传承。特邀请省级非遗传承人叶剑飞在许岭镇中心小学给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手工课--教学生剪纸。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10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实行全覆建设。
3、做好广播电视工作。加强对全镇有线数字电视从业人员的沟通,面对目前的现状,做好数字电视服务工作,加强对完成改造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行动态监管,不断提升有线数字电视的线路传输质量。使群众的收视质量得到保证。强化广播安全播出管理,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文针、政策,扎实做好新时期农村宣传工作。目前,在全镇12个村(社区)都实现了数字电视到村入户,应急广播全覆盖,在线率高,使用效果好。
三、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