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抓实抓细信访工作(1)
一、持续抓好学习宣传。条例是全面规范信访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是新时代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基本遵循。必须通过深入学习,准确把握条例各项规定和制度安排,深刻认识信访工作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今年5月以来,按照局党组安排,我局组织开展了《条例》宣传月活动,通过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条例》内容,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创作微视频《走近你》等宣贯活动。但总的看,《条例》的学习宣传效果还不够显著,党员干部对《条例》学习把握有待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效化解矛盾诉求有待深化。局办公室将继续组织加强《条例》的学习宣传,会同法规处通过集中学习、法治讲座等方式,深入学习《条例》,熟知各项规定,增强落实自觉。
二、不断规范工作程序。《条例》对各机关、单位处理信访事项作出全面规范,区分建议意见、检举控告、申诉求决等不同事项类型,分别明确了办理的程序。如对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回复、复查等都明确了具体时限和程序;对于申诉求决类事项的办理,按照涉法涉诉事项办理程序、仲裁程序、党员申诉申请复审程序、行政程序、依法履职程序、兜底程序分类进行处理。这要求我们在办理信访事项时,必须强化程序意识,严格依规依程序办理。局办公室将按照《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规定,对我局信访事项办理程序进一步细化完善,制订《省管局接待群众来访工作规程》《省管局信访事项闭环办理工作机制》等,推动依规办理信访事项,切实提升信访工作规范化水平。
三、着力化解突出问题。《条例》明确要求,各职能部门按照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的要求,依法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信访问题。当前,我局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及少量矛盾纠纷需要高度重视,我们要按照“三个到位”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纾困,高质高效解决好信访问题。局办公室将组织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各处室、单位要组织力量集中攻坚,确保突出问题妥善化解。
坚持党建引领助推信访工作(2)
一是用心用情对待。要真心实意。基层党组织直接代表着广大群众的的利益,要真心实意回应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答复,既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广大群众的愿望、呼声及要求,让大家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还要积极向群众宣传政策规定,并对这些政策规定的目的意义、实施路径等进行详细地解释,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上级的政策,把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此次稻香楼改制过程中,沟通组的同志正是通过反复的政策宣讲、沟通交流,才最终赢得了大多数职工的支持。要真情实感。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单位的事当成家里的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带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去做信访工作。党建工作本身就需要经常深入基层,要改在家里等待群众找上门,变主动上门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经常到一线感受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到现场体验群众经历的矛盾困难。结合局党组开展的青年干部“五进”主题实践活动,机关党委准备在组织“进服务社区”活动时,将社区如何做好信访工作列为活动内容之一。
二是依法依规化解。要树立法治思维。怀着深厚的感情做好信访工作是对各级党组织的起码要求,但是感情绝对不能代替政策、法律,政策、法律作为硬规则约束,是绝对不能突破的最后底线。要严格落实相关政策规定,依法处置信访问题,真正做到把合理问题解决到位、把不合理问题解释清楚,引导群众正确认知与处理利益得失问题,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利益诉求进行表达。对于事实清楚、合法合规的诉求,依据政策及时给予解决;对于需要调查、协调处理的诉求,明确办理时间节点;对于恶意纠缠、无理取闹的诉求,果断拒绝并明确底线。要压实工作责任。将信访工作作为衡量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把责任梳理清楚,把边界划分清楚,加强督促检查,严肃追责问责,坚决防止责任弱化、工作虚化。各级党组织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将信访工作与党建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排查信访问题,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要组织所属党员通过走访调研、主题党日、承诺践诺等多种形式参与信访工作,在纠纷化解等方面亮出承诺、领责上岗,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