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25 专题dang课:深学笃行新思想,立德树人建新功.docx

2025-10-23 00:03:52 367
联系客服提示-墨墨公文

主编提示:部分资料(如“二十大”)应有关部门要求,本站不提供下载,会员如需下载请看会员QQ群公告。

会员请点击此处加入会员QQ群。

同志们:

今天,我们全体dang员齐聚一堂,举行这次专题dang课学习,意义非凡。在全dang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际,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要走在前列、学在深处。本次dang课的主题是“深学笃行新思想立德树人建新功”,我们将共同深入学习《谈治国理政》相关重要卷章,特别是其中关于教育事业的重要论述,旨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我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dang育人、为国育才的实际行动。

下面,我将围绕“明背景、研金句、强信念、寻结合、践行动”五个维度,与同志们进行交流。

我们正处在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时代。dang**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这一宏大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谈治国理政》这部重要著作,集中展现了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深邃思考和宏大韬略。其中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我们dang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我们才能清晰地认识到,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而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总书记反复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dang之大计。这一论断,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揭示了教育在dang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一个国家要实现长远发展、要在激烈的大国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dang员教师,手中的粉笔、面前的学生,都与“国之大者”紧密相连。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因此,我们肩负的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实践要求。我们不仅要通读,更要精研其中的“思想金句”,将其内化为我们的教育理念和育人准则。

第一句,“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句话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魂”。它明确告诉我们,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人的品德。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如果一个人的品德出了问题,那么他掌握的知识越多,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就越大。我们*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校园文化建设到社会实践,都必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爱dang、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每一个校园活动的具体实践之中。

第二句,“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这句话深刻阐明了教师队伍在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我们dang和国家对教师寄予了厚望,社会对教师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dang员教师,我们更应该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dang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过硬的教学能力,更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我们要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风范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5102325 专题dang课:深学笃行新思想,立德树人建新功.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mmgw.to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89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