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赏明月全家团圆共婵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如约而至。
中秋赏月,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月亮之于我们中华民族,有着特殊深远的意义。中国文化里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母亲与女性,是贞洁、洁净、爱与美的象征。月亮还代表着思念,象征着团圆美满。
因为月光的纯净、皎洁,也成为了后来清廉的象征。从公正严明、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到“恶衣菲食以终其身”的司马光;从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杨善洲,到不忘初心、廉洁奉公的廖俊波;都切实体现出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他们“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自律以及他们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持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遏制了贪污腐败的不良风气。对人民群众而言,党员干部守纪律就是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就是守公德、严私德、养廉德,就是扬清风、树正气、践初心。只有做到这些,群众才能报以钦佩和信任。这就要求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同心同向、共同努力,加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做到执纪严于法。
在此中秋佳节之际,我们应该警醒自己,严于律己,切实做到风清气正过廉节。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要时刻牢记使命,不仅要在节假日期间,更要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纪律变成习惯,经住时间的考验、工作的历练,用廉洁自律的实际行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铸就基层工作人员的一身正气,绘出基层干部的赤诚初心。真正做到两袖清风赏明月,全家团圆共婵娟。
(先锋道街道纪工委刘敬东)
清风邀明月廉洁话中秋
中秋月圆,清辉盈门。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寄托团圆佳作。如今,在祥和温馨的阖家团圆之际,更需要我们“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共倡廉洁之风、共建廉洁之家。
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家风是否清廉,不仅关系到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政风和民风。从“一肩明月”的郑板桥到“两袖清风”的于谦;从“铁面无私廉明断案”的狄仁杰到“直言天下第一疏”的海瑞;这些清官流芳百世,他们的事迹广为传颂。尤其是人们心目中最公正廉洁的清官典范包拯,其黑脸、额头上一月牙印的形象深入人心,时刻警示着我们清廉传家,做修身齐家的模范、勤俭清廉的典范,让清廉的基因生根发芽。
上下求索,吹沙见金。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也曾望今月。早些年临近中秋,各种锦缎礼盒、鱼翅馅料,金钻配饰等高档豪华月饼层出不穷。“醉翁之意不在饼”,小小月饼成为一些别有用心者“搞定”各种不正当关系的“腐败新道具”。从中央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破题开局以来,着力整治节日期间不正之风,通过“小切口”推动了“大变局”。现在,月饼作为寄予思念与亲情的文化价值正在回归,勤俭节约、风清气正过廉节已成为共识,在思想上树立起节俭办事、廉洁办事、按规矩办事的高度自觉。
清风凉自明月出,廉洁缘从正气来。干部队伍风清气正,人民群众心齐气顺,只有积跬步至千里、积小胜为大胜,才会迎来海晏河清的清明景象。
(青山路街道青五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桓俊卿)
清风正气与月同辉向祖国致敬
月夕时分圆镜高悬,徐徐清风,飞扬拂面;
正风肃纪肃贪反腐,凛凛正气,盈漫宇寰;
立党为公服务为民,赤诚丹心,勤政清廉。
回看古往,“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廉驻心间;
放眼今朝,“梅风烈烈临霜艳,竹品昂昂仗节坚”,浩气堪传。
圆魄上寒空,四海皆燃,携手共庆佳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