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个人活动总结6篇
“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活动个人总结1
安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虽然“安全”一词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但是古语中的“安”很多时间都涵盖着“安全”的意思,如:汉代焦赣《易林·小畜之无妄》:“道里夷易,安全无恙。”这里就有平安、无危险之意;而《晋书·慕容垂载记》:“孤受主上不世之恩,故欲安全长乐公,使尽众赴京师,然后脩复国家之业,与秦永为邻好。”则包含保护、保全之意。可见,安全,自古便有之。
20_年全国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万起、死亡4.1万人。其中重特大事故32起、死亡571人,相比2002年全国事故107万起、死亡14万人来说,下降了不少,但总量和伤亡人数仍旧比较高。
青岛基地一直以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恪守北汽集团的安全理念,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大安全投入,通过新员工入场三级培训,到月度安全站例会,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宣贯、实施安全生产;付出总有回报,青岛基地连续3年安全生产零事故,2016年青岛基地的安全工作更是荣获北汽集团的表扬。
尽管如此,但“百密总有一疏”,有时候,这一疏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工作人员安全观念意识淡薄,安全监督管理没发挥作用,工作人员侥幸心理严重,工作时马马虎虎,自我保护能力差而造成的。“海因里希法则”里讲到,假如有一次违章,就可能发生29次的轻微事故,300次的未遂事故,就会存在1000次的安全隐患,这就告诉我们“安全,没有绝对”。
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要用科学的思想来强化安全发展观念,用安全的行为规范来提高自己的安全素质。除了公司继续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外,更要从细节方面入手。1999年,欧洲“阿里亚娜”号火箭升空后爆炸,震惊世界。最终,事故调查小组认定:是由于工作人员离开时,不慎将一小块抹布留在发动机的小循环系统中,导致管道堵塞而酿成大祸。只有我们把安全意识提升到“走路尚息蝼蚁命,谨防扑蛾纱罩灯”的慎重态度,将一切危险根源扼杀在摇篮里,才能把事故降低到最低。
安全,是我们永恒的主题。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是全公司干部、员工的共同愿望,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也只有满分,没有及格,让我们都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活动个人总结2
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更是涉及员工生命安全的大事,如果失去了安全也就失去了保障,因此,我想说,牢记安全、珍爱生命——让安全与我们一路同行。
作为总装分厂的技术人员,我的工作地点主要是在生产一线现场,安全与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也让我真正体会到“安全”二字的重要。
如何做好生产现场的安全工作呢?在这里我想针对总装分厂的特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就是要消除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在我们的装配生产作业现场,有效的整理和彻底的整顿可以使作业现场变得宽广明亮,视野开阔,经过规范标识后物品的位置和状态也会变得一目了然。作业现场如果有过多非工作相关物品侵占作业现场空间、消防通道、安全通道,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想这应引起重视。
其次,就是要消除不安全行为。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在一线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极高的综合安全素质。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其实有很多方面,诸如合理改进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奖惩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培训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那么如何消除不安全因素呢?首先就是要提高现场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断熟悉自己的产品。有句俗话“有了金刚钻,再揽瓷器活”,对于我们来说,操作技能、操作规程都是工作中的“金刚钻”,每一条都是安全的“护身符”,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规章制度对生产和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在工作生活中做到严格遵守。
最后,就是要不断的加大安全投入。企业要不断加强安全投入,并要贴近实际需求。在生产一线,我们看到安全事故给企业和受害人造成的损失是多么的巨大,可以说是难以弥补的。所以说不断加大安全投入永远是最重要也是最划算的一笔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