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江山建县1400周年座谈会精彩发言
编者按:2021年是江山建县1400周年。拥有1400年建县历史的江山,美如画卷、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沧桑巨变,孕育出了江山人身上“敢闯敢拼、勇敢坚毅、崇学重教、重情重义”的精神和气质。11月22日,江山建县1400周年座谈会召开。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及老领导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和研究领域,围绕江山“前世今生”作了交流发言。现撷取部分精彩发言,从中吸取经验、获得启示、指引发展,为我市争当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示范添砖加瓦。
江山人文与江山精神
◎祝瑜英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山人对江郎山情有独钟。我们江山人爱江郎山的正气、清气、傲气和硬气。山川之气,钟于人文。人的精神和山水高度融合,历经千百年,化育成风俗,代代相应,便形成一方儿女独特的性格。宋人辛弃疾的一首诗生动概括了江山人的性格:“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江山人众多的英雄品质,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硬”。这个“硬”不仅指江山人为人坚如山石、刚正不阿,也指江山人说到做到、初心不改的诚信品德,还体现了江山人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一个“硬”字统领,便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落到了实处。
回看江山历史,彪炳江山人硬骨头精神的事迹比比皆是。从官场上看,宋代的祝允哲、祝梦熊,明代的徐霈、毛尚书、余一龙等等,充分体现了江山人忠贞爱国、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浩然正气。
从商场上看,清末民初清湖公泰酱园的吴新民、城关仙霞旅社的王寿昌、药店老板王晋绅等,充分展示了江山商人勇于开拓、诚信经营、重义轻利,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双过硬的儒商精神。这些儒商美德也植根于基层。比如江山船帮,这些人发迹于唐宋,盛于明清。他们团结奋斗、诚实信义,用竹竿撬动了经济动脉的同时,也开通了众多的“江山村”“江山弄”“江山街”。
江山人勇于开拓、艰苦奋斗的精神历来过硬。新中国成立前,一批批江山人前往衢州开荒,现在衢州老城区的小南门村、大南门村、官庄、礼贤街的很多居民都是江山移民的后裔,如今沈家还有大片的江山方言区。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从30年前的弹簧大军到现在的消防大军,全国到处可以看到艰苦创业的江山人,可以看到抱团共济的江商商会。
建县1400年来,江郎精神被官方、家族和乡风民俗长久地宣扬着,造就了江山人顶天立地、清正刚直、诚实守信、铁骨柔肠的可贵品德。
在纪念建县1400年之际,我们是否应该检查一下,一千多年来江郎常高、须水长流、天地未变,江山人变了吗?在经历无数运动折腾和商品大潮冲击之后,江山人的“胆”是否还清,生性是否还硬,生活富裕起来的江山人是否还吃得起苦?我们的弹簧大军已经消失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弹簧质量不过硬,我们今天的消防器材质量是否过硬呢?我们应该警惕,应该积极弘扬优秀的乡土文化,让可贵的江山人精神发扬光大。
(作者曾任江山市副市长、衢州市政协副主席)
江山千秋人民万岁
——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以江山为例)
◎王旭
习近平同志三到江山,直接指导江山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省委书记期间,曾于2003年7月26日、2004年10月10日、2006年8月15日-16日三次来江山考察指导工作:
第一次是2003年7月26日,冒着酷暑,先后来到浙江虎山集团、恒亮蜂产品有限公司、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了解企业发展情况,看望一线职工。
第二次是2004年10月10日,到凤林镇白沙村考察下山脱贫工作,还考察了天蓬畜业有限公司。
第三次是2006年8月15日-16日,先后来到双塔街道城北社区、贺村镇丰益村等地,就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开展调研。
我有幸参加习近平同志在城北社区调研的接待工作,留下两点深刻印象:一是平易近人毫无架子,二是非常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在城北社区,习近平同志一行视察了居民小区,考察了社区的居民活动室、警务室、阅览室等场所,就基层组织建设与和谐社区建设和街道、社区干部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习近平同志说:“一个省的工作,千头万绪,最后要落实到社区,要落实到农村,要落实到我们基层,这里也是跟群众打交道的最基层,它又是一个自治组织,同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你们来传达贯彻,就是一个桥梁纽带,战斗堡垒,这个很重要。像你们讲的,绿色社区、安全港湾、温馨家园,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你们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5年开始的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前奏曲。习近平同志视察江山以后,江山市委迅速行动,出台一系列举措,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新农村建设,为后来的江山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习近平同志三到江山,直接指导江山的新农村建设,夯实了江山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这才有了今天江山乡村振兴工作良好开局。
(作者曾任江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雅言古韵江山腔
◎赵普义
江山方言来自北方,来自中原西部。在汉代扬雄的《方言》里,我们可以找到41个与江山话相同的词语,其中属中原西部的有29个,占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