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六大行动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宜昌市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方案》解读
“能给予年轻人筑梦、追梦、圆梦的城市,才是一座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城市。”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活力中心、青年之城建设,明确提出“打造青年人愿意来、愿意留,乐活乐享的城市环境,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8月16日,宜昌市举行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仪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纵深推动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与广大青年携手,奔赴一场相互成就、共同出彩的时代之约。为了扎实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营造“为青年人筑城”的浓厚氛围,充分展示新时代宜昌青年昂扬向上的风采、砥砺前行的激情、奋勇拼搏的斗志、追梦圆梦的精彩,引领广大青年在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加快推进“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着力建设“六城五中心”中,奋力跑出青春加速度,以青春之我书写更大荣光,今起三峡日报推出“活力宜昌青年之城”新闻专刊,敬请关注。
为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全面提升区域活力中心功能,宜昌市制定出台了《宜昌市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通过实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六大专项行动,营造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青年对城市发展更有为的浓厚氛围,促进全市人口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实现青年就业更充分,青年创新创业氛围更浓厚,青年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打造全国青年优先发展样板城市。三峡日报就读者市民关心的相关内容,结合《方案》对“六大专项行动”进行了解读。
1:实施青年培根逐梦行动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领凝聚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着力凝聚青年共识。运用青年话语体系解读宜昌加快建设“六城五中心”、奋力打造“产业兴旺、功能强大、文化厚重、人气鼎盛”现代化梦想之城的壮阔实践,鼓励和支持青少年成为传播“宜昌好声音”的代言人,引导青少年传承弘扬以屈原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一批年轻化、本土化、通俗化的宣传作品。以网络作家、网络主播、自媒体人、文创青年、街舞青年、快递小哥等为重点对象,做好新兴青年群体的引领凝聚、组织动员和联系服务工作。
选树青年标杆典型。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活动、重大民生工作一线建功立业。广泛开展先进青年典型选树宣传活动,讲好青春奋斗故事,激发青年价值实现和群体身份认同,激励广大青年比学赶超、争当先锋。提升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创业者协会的引领性、活跃度。
2:实施青年就业引流行动
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建筑建材、食品饮料、现代特色农业等产业集群,为青年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以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促进青年就业集聚。
加快青年人才引育。深入落实“1+4”人才政策,办好宜昌创新人才学院,依托“宜才码”为青年人才提供专属服务,5年内引进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不少于20万人。开展“百名博士宜昌行”“千企百校行”“万名大学生宜昌行”“万名校友资智汇宜”等活动。高标准打造宜昌科教城,到2025年全市大中专院校在校生规模突破10万人。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本土产业人才队伍。
引导青年就业“洄游”。落实本地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留宜就业支持政策,持续提升本地毕业生留宜就业比例。激活建强驻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团工委,凝聚动员宜昌籍在外青年宣传推介宜昌。大力开展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走进宜昌、感知宜昌、扎根宜昌。
3:实施青年双创赋能行动
支持青年科技创新。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机遇,充分发挥湖北三峡实验室辐射效应,依托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宜昌科教城、“宜荆荆恩”科创走廊,不断完善青年科技创新生态。支持青年科创人才立足岗位开展科创实践,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创新项目或技术,按规定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鼓励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在项目融资、市场推广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探索实施科技专项“揭榜挂帅”制度。发挥青少年科技节示范引领效应,充分激发青少年创新潜能。
加大青年创业扶持。注重引育青年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创业领军人才,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青年创业孵化“1号店”,整合提升众创空间、孵化器、青创园等孵化载体。引导投资基金重点扶持青年创业项目。定期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为大学毕业5年以内的创业青年提供低成本创业扶持。
引导青年投身新经济创业。鼓励引导广大青年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投身5G、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网红经济、文创经济等领域创业。支持青年积极参与宜昌特色文创产业发展。
4:实施青年筑巢安居行动
实施青年安居工程。大学生来宜实习实训由用人单位提供免费住宿,来宜求职应聘免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15天。对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毕业生提供人才公寓或发放租房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分类人才购房发放一次性“购房首付款补贴券”,享受对应的公积金贷款政策。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到2025年筹集不少于1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