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县一级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上居于关键位置、负有重大责任。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我们收集了7名县(市、区)委书记在培训班上的体会文章供大家学习,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
学思践悟知重负重
——在新时代赶考路上担当实干
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培训班既是一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理论培训,也是一次全面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的实践指导,更是对全省86个县(市、区)委书记跑好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接力赛”的总动员。我将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县委书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教诲,学思践悟、知重负重,在新时代赶考路上担当实干,切实做好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团结带领全区上下为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而努力奋斗。
一、始终铭记“心中有党”,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是县委书记的重要标准,县一级阵地,必须由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人坚守。作为区委书记,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要求是政治上的忠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特别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苦难辉煌中汲取奋进力量,从“两个确立”的科学指引中坚定理想信念,从“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中明确前进方向,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融入灵魂,让“两个维护”变为自觉行动,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
二、始终铭记“心中有民”,端端正正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作为区委书记,要顺应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真正做好亲民之仆、治事之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的要求,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主动到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社去,到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去,到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家中去,到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现场去,真心与群众拉家常、议发展、解难题,真正了解群众的真情实感和所思所盼,在听民意中优化思路、科学决策、推动落实。要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振兴行动为总抓手,加快区第六幼儿园、新河湾小学、市二院发热门诊和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好社会保障政策,更加充分地满足群众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需求,着力破解群众居住环境、交通出行、便民服务等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2022年,计划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10项,改造老旧小区13个,全面打通11条城市建成区“断头路”,新建续建和提升改造城市公园6个、便民市场6个,新建便民停车场14处,切实把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和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办实办好,努力让全区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始终铭记“心中有责”,抬头搞谋划、俯身抓落实,切实扛牢高质量发展重任。尹弘书记在培训班上指出,县委书记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干劲,牢牢扛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使命,努力跑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度”。我们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按照“三新一高”要求,把牢“城市服务型、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扛起“首善之区、首位发展”使命担当,紧扣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3659”发展思路,分析透优势潜力、困难问题、政策机遇、形势任务,系统、全面、创新谋划和推动全区工作。一要以“三大战略行动”为统揽,强化城市、乡村、园区“三区联动”。按照“一心六极多点”城镇格局,紧扣“一河治理、两岸繁荣、七园竞秀、八沟涓流、两塬崛起、全域畅美”思路要求,拉大空间布局,强化基础设施,促进产城融合,不断提升崆峒区的综合承载力、要素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二要以“六项重点工程”为基础,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2022年,高质量、高标准推进73项产业链链长制工程、41项基础设施突破工程、13项生态治理工程、15项治理效能提升工程以及85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城市更新工程,全力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融合先行区、文旅康养体验区、社会治理示范区。三要以“九大重点产业链”为支撑,促进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三产协同”。把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向,聚焦平凉红牛、优质果品、绿色蔬菜、中医中药、绿色建材、智能制造、文旅康养、生态环保、新兴能源九大重点产业链,全面系统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平凉红牛产业园建设以及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和旅居康养产业开发,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固沟保塬工程、矿山开采区生态恢复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加快实现中水回用、风力发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生态产业价值,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四要以“五个平凉”为引领,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美丽崆峒。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兴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把安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把幸福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统筹经济和生态、城镇和乡村、发展和安全,全力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四、始终铭记“心中有戒”,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尹弘书记寄语县(市、区)委书记: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责任比权力更神圣,政声比浮名更珍贵,清廉比人设更管用。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醒,守纪律、讲规矩,存戒惧、守底线,敬仰党的事业,敬畏手中权力,敬重服务的人民,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扎紧织密制度笼子,夯实筑牢思想根基,坚持不懈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充分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按程序、按制度、按规矩作决策、办事情。加强四班子之间、上下级之间、条块之间的紧密配合,精心维护团结,自觉加强团结,带头增进团结,以上率下,正道直行,守正创新,齐心协力把区委班子打造成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班子,让省委、市委放心,让全区人民满意。
永葆对党忠诚之心勇担富民强市之责
根据组织安排,自己参加了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培训,感受最深的是,县(市、区)委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要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做到“四个必须”“四个牢记”,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重担千钧,征程万里。作为一名县(市、区)委书记,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四有”的谆谆教诲和做“四种人”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平凉市第五次党代会和五届一次人代会精神,做到政治有定力、发展有招数、心中有百姓,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牢记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始终做到紧随核心、绝对忠诚。胸怀“国之大者”,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体现到想问题、谋大事、作决策、促发展、抓落实的实践之中,努力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二是牢记责任比权力更神圣,始终做到事业至上、担当尽责。华亭素有煤城瓷镇之称,是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城乡发展二元突出、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对此,我将坚决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紧扣“工业主导型”和“城市服务型”的发展导向,紧扣平凉市委、市政府“3659”总体发展思路,加快把华亭建成陇东煤电化产业发展高地、旅游康养福地和城乡现代化融合发展示范市“两地一市”,争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努力建设绿色华亭、活力华亭、魅力华亭、实力华亭、幸福华亭。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始终把工业作为华亭经济发展的命脉和根基,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走好煤转电、煤化工、煤炭分质利用的路子,不断完善煤炭分质利用产业链,支持华煤集团实施现代化矿井改造,大力发展聚丙烯下游产品,推动低阶煤高效低碳清洁化综合利用;加大陶瓷、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重塑华亭在陇东乃至全省的工业优势。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战略。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积极推进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管廊城市和安全城市建设,统筹完善路网、管网、气网、绿网、智网、商网体系,高标准配置教育、医疗、养老、休闲、娱乐、停车等公共服务,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整治、商住开发等项目建设,发展商务金融、现代物流、康养文旅、体验消费等城市经济,让城市更畅、更美、更有品位、更有活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扣“二十字”方针和“五个振兴”要求,聚力实施脱贫巩固、粮食安全、产业富民、乡村建设、生态美颜、善治安村、改革蓄能、党建引领“八大工程”,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三大革命”,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统筹经济与生态、发展与安全,竭尽全力保护生态环境,深化改革创新,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牢记政声比浮名更珍贵,始终做到造福一方、不负人民。坚持爱民信民,心里时刻装着全市人民,忧百姓之忧,乐百姓之乐,做人民的公仆;把群众智慧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摆低姿态,放下身段,求教于群众,问计于群众,不断从群众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坚持亲民利民,经常到农村社区、生产一线、田间地头,“身入”基层、“心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认真解决群众上学、医疗、社保、住房、行路、吃水、供暖等问题,让群众享受更多便利,获得更多利益。坚持富民安民,大力发展肉牛、药材、核桃三大富民增收产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妥善处理移民搬迁、土地征收、棚户区改造、涉法涉诉、安全生产、惠民政策落实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安宁。
四是牢记清廉比人设更管用,始终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干事。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行使权力必须心中永远装着老百姓,装着党纪国法,时刻牢记权力边界,常怀敬畏之心,常存戒惧之意,管住自己、管好班子、管紧家人和身边人,表里如一,克己奉公,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始终把淡泊名利作为党员干部的修心之策,坚持以德修身、以德立规、以德定行,谨防“蚁穴”之害、“煮蛙”之祸、“破窗”之患,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清白做人、干净干事、廉洁从政,做到以己正人、以上率下,努力维护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